前 言
2020年是不寻常的一年,让人刻骨铭心,毕生难忘,新年伊始,新冠疫情突袭,对我国各行各业都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而旅游业是首当其冲,因为新冠疫情的特点是“人传人”,而旅游业的特点又是“人聚人”,两厢背道而驰,必然会对旅游业产生极大的影响。
新冠疫情得到稳定控制之后,各行各业开始复工复产,国内经济正在有序恢复中,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明确要求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现在国家规定是可以在街边摆地摊的,促进经济发展。
旅游行业需打破传统经营模式,与时俱进,在国家相关政策帮扶下,大力推进旅游夜间经济的振兴之路,加快旅游行业的繁荣发展。
01 什么是“夜间经济”?
夜间经济(night-time economy)一词是舶来品,它指的是从当日下午6点到次日早上6点所包含的经济文化活动,这些活动多指向第三产业,包括购物、餐饮、文旅、娱乐等消费行为。
早期夜市的开办,是为了满足农民 、工人在一天的劳作之后的消费需求,每当夜幕降临,数百家临时摊档沿街道两侧摆开,拉上电灯,各式商品,灯光璀璨,人们逛街购物,这些夜市集聚着形形色色的个体户小商贩,实惠的大排档、廉价的衣物和生活用品应有尽有,满足了广大市民的消费需求。
02 如何振兴夜间经济?
据商务部相关数据显示,我国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大型商场每天18时至22时的销售额占比超过全天的一半,可以说,夜间是消费的“黄金时段”。如何做足夜间经济,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大力推动文旅夜间服务设施的建设及完善;
2、有条件的旅游景区可延长夜间营业时间,开展夜间游览、餐饮、购物等特色服务,培育多元化夜间消费模式,积极创建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3、有条件的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影剧院、音乐厅等文化场馆, 适当延长夜间开放时间;
4、打造夜间消费场景和集聚区,培育夜间消费风尚, 鼓励夜间营业专区、24小时便利店和“深夜食堂”等特色餐饮街区;
5、加强城市(景区)规范化、精细化治理的要求,打造知名的“商圈”,比如,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的南京路、南京的新街口、广州的北京路等;
6、完善跟进夜间交通工具服务时长。
03 振兴夜间经济重点关注的事项有哪些?
1、振兴夜间经济,一方面对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稳定就业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随之而来的问题:如卫生条件相对较差、占道经营阻塞交通、规划杂乱影响市容、安全隐患难以消除等,这些弊端将会阻碍夜间经济品质的提升;
2、发展高品质夜间经济成为必然要求,目前夜间游览项目供给不足或发展单一,人们对于更高层次的夜间消费需求尚得不到满足;
3、发展夜间经济并不是一线城市的专利,二三四线城市有着不可估量的潜力;
4、在当下,发展夜间经济,不仅是扩大消费,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选择,夜间经济“不仅仅局限在酒吧、餐饮等单一娱乐消费为代表的传统领域,更日益拓展到艺术、文化、演绎、零售等更多领域。
善 慧 观 点
善慧旅游认为夜间经济应该是景区产业发展中必然趋势。现在大部分观光型景区依赖门票收入,单一消费型。随着产品的成熟必然推出“夜游型产品”和住宿酒店或客栈型酒店配套,增加产品的吸引力,在旅游链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中丰富具有地域文化、民族风情的夜市经济产品。
旅游景区夜间经济的发展还会延长游客旅游时间、增加旅游产品供给,所以善慧旅游提出“大区小镇”模式,这个模式是有效弥补夜间消费体验的空白,形成文化性独特风情小镇,使之更有效弥补旅游产业夜生活空间的不足。并且随着时间和现代创新产品的多元化,会让这样的体验小镇更加丰富,想像空间会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