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景观介于城市景观和纯自然景观之间,是有自己生产生活方式的田园风光,因具有自然与人文并蓄的特色,也是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村落、农田、道路、河流等都是乡村景观,甚至祠堂、石墙、洗衣场所、晾晒稻子的广场、架台等都是有趣的乡村生活风景。如何将这些独特要素进行规划设计?应遵循哪些原则与技巧?
小噢今天和您聊一聊如何做好乡村旅游景观的规划设计。
农田:耕地、篱笆等;
道路:农用道路、田间小道等;
河流水系:自然河流、池塘等;
树林:近郊山林、杂木林等;
其它:庭院、民宅、祠堂、石佛、石碑、石墙、洗衣场所、水井、水车、晾晒稻子的架台等生活风景。
在乡村景观设计中应该严格遵守景观的生态设计,充分尊重乡村原始的自然生态环境。
每个地区都有其特有的乡村景观,这些景观反映了乡村特有的地域特点。从自然景观来讲,必须保持自然景观的完整性和多样性,景观规划设计的生态原则是以创造恬静、适宜、自然的生产生活环境为目标,充分尊重地域景观特性对于展现农村风貌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从人文景观来讲,景观规划设计要深入农村的文化资源,如当地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名人典故等等,通过多种形式加以开发利用,提升农村人文品味,以实现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在进行村庄旅游的规划布局时要吸纳当地村落布局方式,建筑的设计要体现当地的风格,同时还要尊重村庄中现有的池塘、山坡以及植被状况,因地制宜的设计一些人工景观,尽量保持原汁原味的乡村景观形态。
保留建筑风格:乡村旅游景观的设计,很重要的是乡村建筑的设计规划,要保持乡村原有的特色,要留得住乡愁,乡村的庭院、民宅、民宿、粮仓、灶具、农具、菜窖等都要保留原始乡村的风格及特色。
延续乡村文化:在乡村旅游景观的设计中,要注重反映乡村景观所体现的场所历史、延续乡村文化,成为构建新景观、体现场所独特性的一种方式。
保存农业体验:现代园林是为大众服务的,除了休闲、游憩的功能之外,也兼具教育的功能;特别是对于城市中的孩子来说,对农业的体验是至关重要的内容之一。乡村景观是人们感受乡村气息的重要载体,也提供着农业体验的重要作用。
借助田园风景:乡村广阔田野上斑斓的色彩、美丽的农田、起伏的山冈、蜿蜒的溪流、葱郁的林木和隐约显现的村落,乡村本就是人们的“诗意地栖居”。
1、总体设计方法
“点”型空间——“点”型空间提升要点:在院落内种植生产性的果树,突出四季特色;栽培蔬菜景观如藤蔓类蔬菜丝瓜、黄瓜等,在院落内合理的布置设施景观如水井、传统农具石碾、石磨、筒车、辘轳、耕具等。
“线”型空间——“线”型空间提升要点:通过道路两旁的防护篱、植物、其高矮、树姿、色彩的变化从而达到不同的视觉效果;在街道两侧过渡地带种植蔬菜或者果树,春天开花,秋天结果,使村落的街道景观更加具有田园风光。
“面”型空间——“面”型空间提升要点:协调果树、蔬菜、高粱、稻田、麦田、油菜等不同农作物的色彩变化和尺度搭配;以农田的整齐韵律、果树的春华秋实、苗圃的郁郁葱葱、花卉的绚丽多姿构建景观的氛围。
2、案例设计解析村标设计:村标设计一般位于村庄主入口,如果有需要也可以在村尾设置村标进行前后呼应。因此,村标的形式主要有牌坊、大型标示牌、立柱等。村标必须与当地的特色和文化相结合,同时,需注意村标的整体体量和建设材料的选择、色彩的搭配等等。
文化节点打造设计:文化节点打造是指村民活动广场、大戏台等一系列公共场所的景观打造,除了要突显当地特色以外,还兼备宣传教育、对村民普及当地文化和倡导文化传承的功能。因此,要合理的布置休憩设施、宣传栏、健身器械、文化雕塑小品等,景观要素要符合当地文化,以突显地域特色为主。
植物设计:乡村旅游的植物设计与城市中的植物配置有很大的区别,它并没有专业的人员进行长期维护。因此,需选择不用长期打理、能自由生长的乡土树种,打造乡村原有的乡野植物景观。草花类选择多年生草本,切记不要选择一二年生的时令花。
配套设施及雕塑小品设计:配套设施包括休息廊、休息坐凳、灯具等等;雕塑小品可以是水井、农耕用具、石碾、石磨、筒车、辘轳、耕具等等,也可以是彰显当地文化特色的雕塑。
结束语
党的十九大报告正式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
善慧旅游认为:美丽乡村建设一定要遵循自然,因地制宜,要遵循乡村原有的流线、结构来设计景观,要把握住乡村生活、生产和劳作的机理,同时配套现代乡村景观、地域民俗和人文景观的设计,共同打造乡村旅游新风尚!
海南善慧旅游管理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专业的文旅产业综合运营服务商,我们将致力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为实现乡村振兴添砖加瓦、贡献我们的力量!